激光网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光学 > 正文

基于旋转超构表面的“光谱-偏振”热成像技术

2024-01-26 15:54:19  来源:搜狐    

随着热成像技术在国防、医疗、工业监控等关键领域的应用日益增长,对其精度和灵活性的要求也不断提升。据麦姆斯咨询报道,近日,美国普渡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了一种创新的超构光学(meta-optical)热成像系统。该系统采用先进的超构表面(metasurface)技术,克服了传统光谱热像仪体积笨重和脆弱等问题,不仅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成像信息,还大大拓展了热成像在自主导航、安全监控、医学成像、遥感等领域的应用前景。

美国普渡大学研究团队将相关研究成果以“Spinning metasurface stack for spectro-polarimetric thermal imaging”为题发表在Optica期刊上。

超构光学光谱偏振热像系统的协同创新

普渡大学研究团队的负责人Zubin Jacob表示:“我们的方法成功解决了传统光谱热成像技术面临的挑战。传统方法依赖于笨重的滤光片轮或干涉仪,而我们结合了超构光学器件和尖端计算成像算法,创造出了紧凑稳定且具有宽视角的系统。”

研究人员开发的光谱偏振分解系统采用一维(1D)旋转超构表面,将光分解成光谱和偏振分量。这一技术不仅能够捕获传统热成像所提供的强度信息,还能详细揭示热辐射的光谱和偏振特性。本研究所提的长波红外(LWIR)光谱-偏振热成像系统如图1所示。

 

 

图1 长波红外光谱-偏振热成像系统

实验表明,这种新型热成像系统可以与商用热像仪结合使用,有效区分不同材料,这在传统热成像技术中往往难以实现。该系统能够识别温度变化,并根据光谱偏振特征对材料进行精确识别,对于提高自主导航等应用的安全性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。

论文第一作者、普渡大学博士后Xueji Wang指出:“传统自主导航系统主要依赖于RGB摄像头,在弱光或恶劣天气等极端条件下性能受限。我们的光谱偏振热像仪与热辅助探测和测距技术相集成,在这些复杂环境下能够提供更清晰、更详细的图像,一旦实现实时视频捕获,将显著增强场景感知能力和整体安全性。”

小尺寸大用途:大面积超构表面优化成像的尺寸与性能

长波红外光谱偏振成像技术在夜视、机器视觉、痕量气体传感等领域至关重要。然而,目前的光谱偏振长波红外热像仪体积庞大,光谱分辨率和视场有限。为了克服这些限制,研究人员将目光投向了大面积超构表面。这种超薄结构表面能够以复杂的方式精准操控光线。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具有特定红外反应特性的超构表面(如图2),并开发相应的制造工艺,使得这些超构表面能够适用于制备成像应用的大尺寸纺丝器件 (直径达2.5 cm)。由此制备出的旋转堆叠器件尺寸小巧( 仅为10 cm × 10 cm × 10 cm),可与传统红外热像仪配合使用。

 

 

图2 旋转超构表面的设计和表征

Xueji Wang进一步解释说:“将这些大面积超构光学器件与计算成像算法结合,极大地提高了热辐射光谱的重建效率,使得光谱偏振热成像系统更加紧凑、强大和高效。”

热成像助力材料分类

为了评估这一系统的性能,研究团队利用多种材料和微观结构,拼凑出了“PURDUE”字样,每种材料和微观结构都有其独特的光谱偏振特征(如图3所示)。通过分析系统捕捉到的光谱偏振信息,该系统能够精准地识别出不同的材料和物体。相较于传统热成像方法,其材料分类精度提高了三倍,充分展示了该系统的高效性和多功能性。

 

 

图3 光谱偏振热成像结果

研究人员表示,这种新方法对于需要精确热成像的应用场景特别有用,比如在安防领域,它能够通过检测人员身上的隐藏物品或物质,彻底改变机场安检系统。此外,其紧凑型设计也使其更适用于各种环境条件,特别适合自主导航等领域。

在努力实现视频捕获之外,研究团队还致力于提高该技术的光谱分辨率、传输效率以及图像捕获和处理速度。研究人员计划改进超构表面设计,实现更复杂的光操作,以获得更高的光谱分辨率,并希望将该技术扩展到室温成像领域。目前,研究人员正通过改进材料、超构表面设计和抗反射涂层等技术朝这一目标努力。

免责声明: 激光网遵守行业规则,本站所转载的稿件都标注作者和来源。 激光网原创文章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“激光网”, 不尊重本站原创的行为将受到激光网的追责,转载稿件或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编辑修改或者补充, 如有异议可投诉至:Email:133 467 34 45@qq.com